如何幫助t7?

t7度空間是一個沒有掛載任何廣告、所有的資訊/知識分享皆是無償奉獻的部落格,如果你覺得t7度空間的內容對你有幫助並願意給予t7支援或鼓勵的話,你可以透過下列的方式:

  • 從[這裡]申請 Dropbox 並安裝到電腦,你可以得到 250MB 的額外空間並提升t7的可用空間。
  • 寫信到t7yang@ymail.com給我鼓勵、感謝、建議……

[音樂] 聊聊我喜歡「那種調調」的音樂

「……我最喜歡妳唬爛說謊的模樣,逗我笑……」,我為什麼會有這麼「邪惡」的空耳,哈哈哈

這首是來自陳昇的經典歌曲《不再讓你孤單》,我很喜歡這首歌,只是不知道從甚麼開始,我都會把原本為「我最喜歡妳胡亂說話的模樣,逗我笑」聽成「我最喜歡妳唬爛說謊的模樣,逗我笑(感覺是不是更有意境呢?笑)。



陳昇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歌手,在我的感受中,他的歌曲或許會因為你所經歷的不同而開始喜歡。我並沒有喜歡他所有的作品,但就總是會在某個時間點突然喜歡上他的某個作品,這樣的情況也適用在伍佰。或是更確切的說,他們兩者的作品通常不會在你還是少年時就會喜歡的類型。


聽音樂的啟蒙

大概每個人都一些聽音樂的啟蒙者,因為我是家裡的么子,所以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哥哥的影響。在那個還是卡帶常見,光碟難得的時代(我家比較鄉下),透過哥哥的方式接觸了如伍佰、五月天、陶喆、阿牛……陳昇——其實我對他的印象不多。或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導致了我往後也只喜歡聽創作歌手的歌(上述我舉的例子中有兩個,後期的歌有越來越芭樂[1]的傾向,我就很少聽了)。只聽創作歌手的作品,其中一個原因是,我認為他們通常知道自己要表達甚麼,他們能夠寫出和唱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感觸,讓你不由自主地產生共鳴;這些是流行音樂很難帶給我的。

[1]俗氣、市場導向。

那種「調調」的音樂

我偶爾會聽搖滾類型(HIGH歌)的歌曲,但多數情況它們並不是我的首選。相對於熱鬧、動力、搖滾的音樂,我更喜歡帶有一點慵懶、負面(情緒)的音樂類型,我就是喜歡這樣的音樂,當然也被人取笑過喜歡聽這種死氣沉沉的歌。所以不難猜測的是,我喜歡爵士類型的歌曲或音樂,尤其是當代的日式作曲家(當然,我還會慢慢地去發現其他符合我喜好的中外創作者)。


「曬衣服」時刻

經典的爵士歌手——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他那充滿磁性的歌聲,和藹到看起來有點憨厚的臉龐,都構成你不能不愛他所演出和創作的作品。那首由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原唱的《月河》(Moon River),經阿姆斯壯來演唱,帶來的是全然不同的體驗(但是如果你要問我最喜歡的版本?當然是赫本的)。

我對艾瑞克.杜菲(Eric Dolphy) 其實認識的不深也不久,但是好音樂無須時間的醞釀,一聽到他的作品,我就立刻愛上了。但因為接觸的時間不久,加上純粹的音樂對門外漢而言確實比較難以精準地指出那首才是最喜歡的。

貝姬黛兒(Beegie Adair)也是一位我最近才發現的藝人,他跟杜菲一樣,作品幾乎都是音樂為主,而且很多都是一些名曲重新進行爵士鋼琴演奏。如果你有個寧靜的午後,泡上一杯研磨黑咖啡,加上昏黃的燈光,吹著徐徐的和風,最後再加上黛兒的音樂,那絕對是一段享受的時光。


我說過,我喜歡不少日本的爵士樂創作者,其實不只如此,可以說我接觸爵士音樂就是從日本的現代爵士樂開始(或新時代,我對音樂的分類,認識地並不深)。日式現代爵士樂,對我來說就好比啤酒,很容易「入口」,不需要時間的醞釀,輕盈、柔和是我所想到的感受。對我而言,比較不喜歡的部分應該就是,他們都喜歡跟其他歌手合作,把部份的作品(作曲為主)結合說唱(爵士嘻哈),這些作品我能接受的就不多了。

把日式爵士說得如此美好,總要舉一些例子。我會針對幾個我最喜歡的作曲家和我認為在他們的作品中幾個最棒的作品寫下。

re:plus
re:plus是我接觸最早的日本作曲家,原本是一對,之後拆夥只剩一個。純音樂的話,我絕對不希望你錯過他的《Autumn Leaves》。曲風如名,一抹秋風,吹起了你心中的落葉,有一種淡淡的哀傷(沒錯,就是那種調調)。

還有另外一首我也不希望你錯過就是《Quite Blue》,你或許也已經從名稱中看出端倪。是的,這個曲就是有一種「藍藍的」感覺,但是我覺得整首曲最畫龍點睛的部分在於之中穿插的說話聲,就像是一群孩子很快樂的在嘻嘻哈哈跟彼此分享著喜悅,讓整首「藍色系」的曲中帶來了一點歡樂。

在歌曲方面,跟Sam Ock合作的《Yourside feat. Sam Ock》絕對在我推薦的榜單上(稍後還會看到Sam Ock)。這很明顯是一首情歌,而且差別在他還有MV(音樂錄影帶,大家都講MV習慣了,我還真的不知道MV中文叫甚麼),但也因此有MV和歌詞,使得整體的想像空間降低了很多。但無論如何,這首歌算是很容易入耳的,接受度不會差。

Hidetake Takayama
Takayama算是我第二個接觸的日本創作者,我覺得他跟re:plus的風格相當類似,所以他的作品我接受起來完全不是難事。對我而言,他跟re:plus最大的差別是,他的作品接受度平均更高,re:plus則比較容易會有好聽就非常好聽,不喜歡就非常不喜歡。但也因此,我比較難說出哪些Takayama的作品是我絕對不希望你錯過的。

在純音樂方面,《Sunset Song》算是我相對喜歡的一首。整體來說就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但我比較感受不到更多意境(這也是為什麼我說re:plus有些作品可以讓人印象深刻,但Takayama卻都是平均的好)。

相對re:plus,Takayama跟其他人合作的部分好聽的就不少了。 《Welcome to You and Me》就是屬於我不希望你錯過的(又看到Sam Ock了,他是一個美籍韓裔,主要都是演唱)。雖然有說唱的成分,但是作曲真的很棒,再加上副歌的部分很好聽也不難聽懂,整體而言就是一首非常容易入耳的情歌。

長達七分半鐘的《Believe》一樣是結合歌唱與說唱的模式,這首歌的特點在於雖然長達七分半的曲長,但是不讓你聽了有膩的感覺,不是那種為了曲長而曲長的作法,我覺得主要是因為歌詞的部分不是那種一直在重複的類型(新國某林姓歌手的歌是不難聽,但大概聽一到兩次就膩了,歌詞就是在重複),再加上音樂與歌唱之間很好的平衡分布,適度的穿插說唱並不會帶來太大的突兀。


[待續……]